當前位置:
  • 首頁
  • 學院新聞
  • 【西電90年·百名學術大師進校園】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來校交流并做報告

【西電90年·百名學術大師進校園】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來校交流并做報告


(通訊員 段小樂)九秩華誕,學術校慶。712日上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百名學術大師進校園”院士報告會在南校區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應電子工程學院、天線與微波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學校人才工作辦公室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東林教授來校交流并作報告,學校副校長蔣舜浩、人才辦副主任容嵐出席了報告會,西電近300名教師及學生代表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由天線與微波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任劉英教授主持。

蘇東林院士來校交流期間,校長楊宗凱會見了蘇東林院士。

蔣舜浩首先對蘇院士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表示,今年是我校90華誕,百名學術大師進校園是重要的校慶系列活動。蘇院士是我國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領域杰出科學家,我們誠懇地邀請蘇院士對我校在該學科領域的發展多做指導、把握方向、謀求發展!學校也會加大支持力度,繼續做強微波天線,為國家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報告會上,蘇東林院士以微波毫米波集成電路中的電磁安全為主題,從機械化到信息化帶來的電子系統設計領域顛覆性變化出發,以蜘蛛網為例生動形象地闡述了電路理論與電磁場理論對解決電磁場問題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電磁魂”的概念,讓與會師生深刻體會到了電磁場的 “哲學美”。接著,她通過分析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帶來的新問題向西電師生展示了電磁兼容到電磁安全的發展趨勢,并提出利用基礎物理性質精準高效地解決實際問題的“電磁化”思想;而后又從日益復雜的電磁環境、設計、制造和流通環境中的硬件安全以及集成電路設計、工藝面臨的電磁兼容與電磁環境挑戰三方面提高了我們對集成電路電磁安全的認識。在此過程中,蘇院士提到了電磁安全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意義,對電磁人提出堅定理想信念,把研究成果寫在中國大地上,為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要求。

當天下午,蘇東林院士在北校區會議中心303會議室與電子工程學院教師代表進行了親切的座談。學校人力資源部部長朱文凱、本科生院院長蘇濤、電子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楊光暐及學院30余名教師代表參加了座談。座談會由劉英教授主持。

座談會上,在被問及人才培養問題時,蘇院士深情的說:教師這個職業是非常崇高的,我們首先要有奉獻精神,要熱愛學生、要用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隨后她分享了多個育人過程中的真實案例,讓與會教師深刻感受到了她心系學生、甘于奉獻、孜孜不倦的育人精神。在談到教師發展問題時,蘇院士從自身經驗出發,提到了團隊發展的重要性,團隊首先要謀劃布局,把握國家發展大方向,做好有組織、有連續性、有關聯性的科研。青年教師應當時刻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懷,積極訓練自己從身邊的事務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她還鼓勵青年教師要正確看待暫時的困難,要認識到解決困難的過程就是積累經驗、發現問題的過程。

整場座談會蘇院士以自身為例,從教學、科研和育人方面給與會教師展示了一個電磁場優秀教師的風采,更從國家科技發展層面讓大家感受到了作為電磁科研人員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蘇院士簡介:

蘇東林,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創新爭先獎、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現任中國電子學會天線分會副主任委員、電磁環境效應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以及IEEE-AP北京分會主席、URSI-B中國分會主席等。長期致力于電磁兼容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做了較系統性、創新性工作。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20多項。曾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責任編輯:鄧鑒